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宫词

唐·薛逢

十二楼中尽晓妆,望仙楼上望君王。

锁衔金兽连环冷,水滴铜龙昼漏长。

云髻罢梳还对镜,罗衣欲换更添香。

遥窥正殿帘开处,袍袴宫人扫御床。

译文:

厚重的帷幕深深垂下在莫愁女的居所,睡醒之后清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。

神女那样的情缘原本就是一场梦,小姑独处的日子也本就没有夫婿相伴。

风波的摧残不因为菱枝的柔弱而饶恕,月露的滋润谁让桂叶生出了芬芳。

即使知道相思全然没有好处,也不妨让这份惆怅成为一种痴狂。

赏析:

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深闺女子的孤独与哀怨,抒发了深沉而无奈的情感。诗的开篇,“重帏深下莫愁堂,卧后清宵细细长”,以深闺的寂静和夜晚的漫长,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愁绪。莫愁女是古代传说中善于歌舞的女子,此处借指深宫中的女子,暗示了她身处富贵却寂寞无依的处境。“细细长”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漫长,更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愁思如丝,绵延不绝。

颔联“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”,用典巧妙,以“神女”的梦境比喻女子对爱情的美好幻想,而“小姑”则指代未嫁的女子,暗示了她独守空闺、无人相伴的现实。这种从梦幻到现实的巨大落差,凸显了女子内心的失落与哀怨。同时,“风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谁教桂叶香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。菱枝柔弱却难逃风波的摧残,桂叶清雅却非因本意沾染了月露的芬芳,这些意象既是对女子命运的隐喻,也暗示了她身不由己、被命运捉弄的悲哀。

尾联“直道相思了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”,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。女子深知相思无益,却仍无法抑制内心的惆怅,这份执着的痴狂,既是对爱情的坚守,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反抗。整首诗语言含蓄蕴藉,意境凄美,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,将女子内心的孤独、哀怨与对爱情的执着刻画得入木三分,令人回味无穷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,也有对情感的坚守,这种矛盾与挣扎,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而深刻。

注释:

十二楼: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,以侯神人于执期,命曰迎年。”此指后宫楼台。

晓妆:晨起梳妆打扮。

望仙楼:唐内苑有望仙楼。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上皇正在望仙楼,太真同凭栏杆立。”又会昌五年唐武宗于神策军建望仙楼。此用成词。

金兽:指镀金的兽形门环。

水滴铜龙:龙纹漏壶。漏壶为古时计时器,盛沙或水,有标尺刻度,沙水由细口漏出,刻度渐显以计时。

云髻:高耸的发髻。

罗衣: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。

正殿:此指后宫正殿,在中央,是君王正寝。

袍袴宫人:穿袍着裤的宫人,为任事役的低级宫女。袴,同“裤”。御床:皇帝用的坐卧之具。

作者介绍:

薛逢(生卒年不详),字陶臣,唐代河东蒲州(今山西永济)人。他是唐武宗会昌元年(841年)进士,位列第三名,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后历任万年尉、侍御史、尚书郎、秘书监等职。薛逢年轻时文词俊拔,议论激切,抱负远大,但因性格高傲,屡忤权贵,仕途坎坷,一生未能大展抱负。

薛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。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、情感真挚著称,现存诗作虽不多,但佳作频出,如《宫词》《凉州词》《何满子》等,其中《宫词》更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,广为传诵。他的诗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,也有对个人际遇的感怀,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愤懑。此外,薛逢的交游诗和咏怀诗也颇具特色,展现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和对世事的批判态度。尽管他因性格原因仕途不顺,但他的文学才华和诗歌成就却为后世所铭记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