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临洞庭湖赠张丞相

唐·孟浩然

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
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

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
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

译文:

八月洞庭湖水盛涨,湖面与天空浑然一体。

水气蒸腾云梦大泽,波涛摇撼岳阳城。

想要渡湖却无船只,闲居在圣明时代自觉羞愧。

坐看那些垂钓的人,徒然心生羡慕之情。

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八月洞庭湖的壮阔景象,湖水浩渺,与天相接,仿佛天地融为一体。诗人用“涵虚混太清”来形容湖水的清澈与浩瀚,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辽远。云梦泽上蒸腾的雾气,与湖面波涛拍打岳阳城的景象,动静结合,既展现了自然的磅礴力量,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波澜。这样的画面,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,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。
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由景生情,抒发了自己欲渡湖而无舟楫的无奈,以及身处盛世却不得志的苦闷。他端坐湖边,看着垂钓者悠然自得,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。这种“羡鱼情”不仅是对渔人生活的向往,更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。诗人用“欲济无舟楫”的比喻,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缺乏助力、难以前行的困境,而“端居耻圣明”则透露出一种不甘平庸、渴望有所作为的志向。整首诗情景交融,既写景又写情,既写实又写意,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。

注释:

洞庭湖:中国第二大淡水湖,在今湖南省北部。

张丞相:指张九龄,唐玄宗时宰相。

涵虚:包含天空,指天空倒映在水中。涵,包容。虚,虚空,空间。

混太清:与天混为一体。清:指天空。

云梦泽: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,指湖北南部、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。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。

撼:一作“动”。

岳阳城:在洞庭湖东岸。
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:云梦大泽水汽蒸腾,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。

济:渡。

楫:划船用具,船桨。

欲济无舟楫:想渡湖而没有船只,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。

端居:闲居。

圣明:指太平盛世,古时认为皇帝圣明,社会就会安定。

端居耻圣明: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,因此感到羞愧。

坐观:一作“徒怜”。

徒:只能。一作“空”。

作者介绍:

孟浩然(689年—740年),字浩然,号孟山人,唐代著名诗人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。他一生以隐居为主,虽曾求仕但屡试不第,最终选择归隐山林,以诗歌自适。孟浩然与王维并称“王孟”,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,风格清淡自然,意境深远,被誉为“诗星”。

孟浩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。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,题材集中于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,语言自然质朴,情感真挚。孟诗摆脱了初唐应制诗的狭窄境界,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,为开元诗坛注入了新鲜气息。例如,《春晓》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清晨,充满生机与童趣,是家喻户晓的佳作;《过故人庄》则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朋友相聚的场景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此外,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中的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一联,气势磅礴,体现了孟诗中难得的雄浑气概。孟浩然的诗歌不仅清新自然,还善于将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,达到“兴象”的境界,对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