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哀江头

唐·杜甫

少陵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曲。

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。

忆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。

昭阳殿里第一人,同辇随君侍君侧。

辇前才人带弓箭,白马嚼啮黄金勒。

翻身向天仰射云,一箭正坠双飞翼。

明眸皓齿今何在,血污游魂归不得。

清渭东流剑阁深,去住彼此无消息。

人生有情泪沾臆,江水江花岂终极。

黄昏胡骑尘满城,欲往城南望城北。

译文:

年迈的少陵野老(杜甫自称)强忍着悲痛,在春日里偷偷地走在曲江的僻静角落。

曲江边曾经繁华的宫殿如今都紧锁着千重门扉,岸边的细柳和新生的蒲草,绿意盎然,可它们又为谁而生长呢?

我回想起往昔,皇帝的仪仗队(霓旌)南下巡游到皇家园林(南苑),整个苑中因为皇帝的到来而显得生机勃勃,色彩鲜明。

那昭阳殿里最受宠爱的第一美人(指杨贵妃),总是乘坐着皇帝的车驾,在皇帝身边侍奉。

车驾前的武官带着弓箭,骑着装饰着黄金马勒的白马。

他们忽然翻身仰射天空,一箭射下了正在高飞的一对鸟儿。

那曾经明眸皓齿的杨贵妃如今在哪里呢?她如今只是个沾满血污的游魂,再也无法回来。

清澈的渭水向东流去,险峻的剑阁深不可测,玄宗去了西南,贵妃的魂魄漂泊不定,彼此音讯断绝,再无消息。

人生在世有感情,怎不让人泪水沾湿胸襟?可这江水江花年复一年地开放,却永远不会终结。

黄昏时分,胡人的骑兵(指安史叛军)扬起的尘土弥漫了整个长安城,我本想走向城南(杜甫当时住处),却心神恍惚,竟望着城北走去了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杜甫的《哀江头》,以春日曲江的荒凉景象为背景,抒发了对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衰败的无限感慨。诗中“少陵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曲”开篇便勾勒出一种压抑而悲凉的氛围,少陵野老即杜甫自指,他在春日里偷偷来到曲江,却只能忍住悲伤,不敢放声哭泣,这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。诗中“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”一句,通过描写曲江边宫殿紧锁、柳绿蒲新的景象,反衬出往昔繁华不再的凄凉,新绿的柳蒲无人欣赏,更添几分荒芜与孤寂。

诗的下阕通过回忆昔日南苑的盛况,与眼前的衰败形成强烈对比。“忆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”追忆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南苑时的热闹场景,而“昭阳殿里第一人,同辇随君侍君侧”则点明了杨贵妃的受宠地位。接下来的“辇前才人带弓箭,白马嚼啮黄金勒”等句,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年的奢华与荣耀。然而,这种回忆在“明眸皓齿今何在,血污游魂归不得”的转折中戛然而止,昔日美人已化为血污游魂,无法归来,这种今昔对比的强烈反差,令人扼腕叹息。

诗歌的结尾以“人生有情泪沾臆,江水江花岂终极”作结,道出了人生多情易逝的无奈,而江水江花却依旧岁岁枯荣,永恒不变。最后“黄昏胡骑尘满城,欲往城南望城北”一句,描绘了黄昏时分胡骑满城、尘土飞扬的混乱景象,诗人本欲前往城南,却误向城北,这一细节既暗示了战乱中人心的惶恐与迷失,也深化了全诗的悲凉意蕴,让人读来不禁心生悲怆。

注释:

少陵:杜甫祖籍长安杜陵。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,在杜陵附近。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,故自称“少陵野老”。

吞声哭:哭时不敢出声。

潜行:因在叛军管辖之下,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。

曲江曲: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。

为谁绿:意思是国家破亡,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。

霓旌:云霓般的彩旗,指天子之旗。《文选》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拖蜺(同‘霓’)旌。”李善注引张揖曰:“析羽毛,染以五采,缀以缕为旌,有似虹蜺之气也。”南苑:指曲江东南的芙蓉苑。因在曲江之南,故称。

生颜色:万物生辉。

昭阳殿:汉代宫殿名。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为昭仪,居住于此。唐人多以赵飞燕比杨贵妃。

第一人:最得宠的人。

辇:皇帝乘坐的车子。古代君臣不同辇,此句指杨贵妃的受宠超出常规。

才人:宫中的女官。

嚼啮:咬。

黄金勒:用黄金做的衔勒。

仰射云:仰射云间飞鸟。

一笑:杨贵妃因才人射中飞鸟而笑。

血污游魂:指杨贵妃缢死马嵬驿。

清渭:即渭水。

去住彼此:指唐玄宗、杨贵妃。

终极:犹穷尽。

胡骑:指叛军的骑兵。

望城北:走向城北。望,一作“忘”,北方口语,说向为望;城北:一作“南北”。

作者介绍:
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世称“诗圣”。他出生于河南巩县(今河南巩义),出身于京兆杜氏,是北方大士族之后。杜甫自幼聪慧,七岁便能作诗,青年时期曾游历吴越、齐赵等地,胸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政治抱负,但仕途坎坷,最终以诗歌成就名垂千古。

杜甫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,其作品被后人誉为“诗史”。他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、忧国忧民为核心,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。例如,《三吏》(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)和《三别》(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)真实记录了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的苦难,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体现了“沉郁顿挫”的艺术风格。此外,他的律诗成就尤其突出,如《春望》《登高》等作品,语言精妙,格律严谨,成为后世典范。杜甫一生创作了约1500首诗,内容广泛,艺术精湛,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