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怨情

唐·李白

美人卷珠帘,深坐颦蛾眉。

但见泪痕湿,不知心恨谁。

译文:

美人卷起珠帘,独自坐着,紧锁着双眉。

只见她脸上泪痕斑驳,却不知道她心中怨恨的是谁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怨情》,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幽怨情态。诗的前两句“美人卷珠帘,深坐颦蛾眉”,以“卷珠帘”这一动作和“深坐”“颦蛾眉”的神态,勾勒出女子孤独、失望的内心世界。珠帘卷起,暗示她或许在等待某个人,而“深坐”和“颦蛾眉”则表现了她因等待而感到的失落与忧愁。李白没有直接描写她的愁绪,而是通过动作和神态的描写,将她的哀怨之情含蓄地展现出来,使读者仿佛能看到她那忧愁的面容和落寞的身影。

后两句“但见泪痕湿,不知心恨谁”,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孤独与哀怨。诗人通过“泪痕湿”这一细节,表现出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。然而,她的怨恨对象却不得而知,这为诗歌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遐想的空间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不仅体现了李白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洞察,也使诗歌更具余韵悠长的艺术魅力。李白在这首诗中,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哀怨女子的形象,既展现了闺怨之情,也暗含了人生中等待与失望的普遍情感,令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。

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长,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将女子的孤独、哀怨和等待刻画得入木三分。这种“不闻怨语,但见怨情”的表现手法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,也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李白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达。这首小诗虽短,却将一个女子的幽怨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,令人回味无穷。

注释:

卷珠帘:意指其卷帘相望。

珠帘:珠串的帷帘。

深坐:长久的坐。

颦:皱眉。

蛾眉:蚕蛾触须弯而细长,故以称女子之眉。

作者介绍:

李白(701年—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他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县附近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),后随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江油市)。李白一生游历广泛,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,性格豪放不羁,热爱饮酒作诗,与杜甫并称“大李杜”,是盛唐文化的象征。

李白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卓越的诗歌创作上。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、想象丰富、语言优美著称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他的作品题材广泛,包括山水自然、人生哲理、友情爱情等,代表作如《将进酒》《静夜思》《蜀道难》《庐山谣》等,至今仍广为传颂。李白善于运用比喻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塑造了雄奇飘逸的艺术形象,语言清新自然,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。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,也表达了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,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