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汉江临泛

唐·王维
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

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
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

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
译文:

汉水流经楚塞,又接连折入三湘,西起荆门,东与九江相通。

江水浩瀚,仿佛流到天地之外,远山苍茫,山色若隐若现。

沿江的城郭仿佛浮在水面上,波涛汹涌,远空也仿佛随之摇动。

襄阳的风景如此美好,我愿在此地与山翁共饮一醉。

赏析:

“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”,这两句诗以宏大的地理视角勾勒出襄阳的壮丽景象。楚塞与三湘相连,荆门处九条江河交汇,诗人用“接”与“通”两个动词,将地域的广阔与水系的繁密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这里的“三湘”不仅指代湖南的三个地区,更暗含了楚地文化的深厚底蕴,而“九派”则让人联想到江河奔涌的磅礴气势,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流动的山水长卷。诗人以地理为引,为整首诗奠定了开阔的基调。

“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”,这两句进一步将视野推向远方。江水仿佛流出了天地之外,山色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,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莫测,又暗含了诗人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。江流的悠远与山色的朦胧,共同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,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秘与宁静。这里的“天地外”与“有无中”并非实指,而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延伸,为诗歌增添了哲学意味。

“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”,诗人将目光收回近处,描绘了襄阳城在水波中的倒影。城郭仿佛漂浮在江面上,波涛荡漾间,远方的天空也随之摇动,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,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。而结尾的“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”,则将诗人的情感完全融入景物之中。襄阳的风景如此宜人,诗人不禁想与隐居山中的老友共饮,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也是对人间情谊的珍视,整首诗在悠然中收束,余韵绵长。

注释:

汉江:即汉水,流经陕西汉中、安康,湖北十堰、襄阳、荆门、天门、潜江、仙桃、孝感,到汉口流入长江。

楚塞:楚国边境地带,这里指汉水流域,此地古为楚国辖区。

三湘:湘水合漓水为漓湘,合蒸水为蒸湘,合潇水为潇湘,总称三湘;一说是湖南的湘潭、湘阴、湘乡合称三湘。古诗文中,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、湘江一带。

荆门:山名,荆门山,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,战国时为楚之西塞。

九派:指长江的九条支流,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。相传大禹治水,开凿江流,使九派相通。这里指江西九江。

郡邑:指汉水两岸的城镇。

浦:水边。动:震动。

好风日:一作“风日好”,风景天气好。

作者介绍:

王维(701年—761年)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、画家,世称“王右丞”,因其诗歌中蕴含深厚的佛理与禅意,后人尊称为“诗佛”。他出身河东王氏望族,自幼聪慧过人,少年时便以诗、画、音律等多才多艺闻名,21岁状元及第,开启仕途。然而,王维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,安史之乱期间曾被迫接受伪职,后因弟王缙请罪获赦,官至尚书右丞。

王维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与绘画两大领域。在诗歌方面,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孟浩然并称“王孟”。他的山水田园诗以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艺术风格著称,将自然景物与佛理禅意相融合,创造出静谧幽清的意境,如《山居秋暝》中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等名句,将山居秋景描绘得如画般恬淡清雅,令人身临其境。此外,他的边塞诗如《使至塞上》中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也展现了雄浑壮阔的气象,体现了多方面的艺术造诣。王维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既表达了隐逸生活的闲适,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,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。

在绘画方面,王维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,被誉为“南宗山水画之祖”。他擅长以绘画技法融入诗歌创作,赋予诗作以视觉美感,其画作《辋川图》等被后世推崇为经典。苏轼曾评价他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,高度概括了他诗画结合的艺术成就。王维还精通音律,擅长演奏多种乐器,其多才多艺为唐代文人中的翘楚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