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

唐·王维

渭水自萦秦塞曲,黄山旧绕汉宫斜。

銮舆迥出千门柳,阁道回看上苑花。

云里帝城双凤阙,雨中春树万人家。

为乘阳气行时令,不是宸游玩物华。

译文:

渭水蜿蜒曲折地环绕着秦地关塞,黄山依旧如往昔般从旁环绕着汉代的宫阙。

皇帝的銮驾从密密的柳林掩映的众多宫门中远远驶出,沿着阁道回望,可见上林苑中繁花似锦。

云雾缭绕中,帝都的双凤阙高耸入云,春雨之中,绿树掩映下是万千人家。

(皇帝此举)是为了顺应阳气上升时节而施行时令教化,并非是为了宸居游玩欣赏景物风光。

赏析: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《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》。这是一首应诏和诗,描绘了唐玄宗从蓬莱宫(大明宫)前往兴庆宫途中阁道上的所见所感。

诗歌开篇以“渭水”、“黄山”勾勒出长安城周边的地理风貌,并巧妙地以“秦塞”、“汉宫”的历史意象,暗示了长安作为古都的悠久历史和雄浑气魄,奠定了全诗雍容华贵的基调。

中间四句是诗歌的核心,集中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盛大景象和京城春日的繁华。銮舆出宫、阁道回望、千门柳色、上苑繁花,画面层层展开,既有动态的皇家仪仗,又有静态的园林春色,动静结合,色彩明丽。特别是“云里帝城双凤阙,雨中春树万人家”一联,意境开阔而富有诗意,将帝都的雄伟与春雨中的生机融为一体,展现了盛唐气象下都城的壮丽与富庶。

最后两句点明主旨,是全诗的点睛之笔。诗人将皇帝的出行解释为顺应天时、体察民情、施行教化的政治行为,而非单纯的游山玩水,这不仅是对皇帝的颂扬,也体现了诗人作为臣子的忠君意识和儒家政治理想。这使诗歌在描绘美景的同时,也蕴含了积极的政治意义。

全诗语言华美,对仗工整,意境开阔,气势恢宏。王维巧妙地将写景、叙事、抒情与政治寓意融为一体,既展现了盛唐时期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帝都的壮丽,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君主勤政的赞美之情,是应制诗中的上乘之作。

注释:

圣制:皇帝写的诗。

蓬莱:宫名,谓大明宫。

兴庆:兴庆宫,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;唐代宫城位于长安东北,而大明宫又位于宫城东北。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。

阁道:谓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。

应制:指应皇帝之命而作。

渭水:即渭河,黄河最大支流,在陕西中部。

秦塞:谓长安城郊,古为秦地。塞:一作“甸”。这一带古时本为秦地。

黄山:黄麓山,在今陕西兴平县北。

汉宫:也指唐宫。

銮舆:皇帝的乘舆。

迥出:远出。

千门:指宫内的重重门户。此句意谓銮舆穿过垂柳夹道的重重宫门而出。

上苑:泛指皇家的园林。

双凤阙:指大明宫含元殿前东西两侧的翔鸾、栖凤二阙。阙:宫门前的望楼。

阳气:指春气。

行时令:谓行迎春之礼。

宸游:指皇帝出游。宸:北辰所居,借指皇帝居处,后又引伸为帝王的代称。

物华:美好的景物。后两句意谓,皇帝本为乘此顺应时令,随阳气而宣导万物,并非只为赏玩美景。

作者介绍:

王维(701年—761年)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唐代著名诗人、画家,世称“王右丞”,因其诗歌中蕴含深厚的佛理与禅意,后人尊称为“诗佛”。他出身河东王氏望族,自幼聪慧过人,少年时便以诗、画、音律等多才多艺闻名,21岁状元及第,开启仕途。然而,王维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,安史之乱期间曾被迫接受伪职,后因弟王缙请罪获赦,官至尚书右丞。

王维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与绘画两大领域。在诗歌方面,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与孟浩然并称“王孟”。他的山水田园诗以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艺术风格著称,将自然景物与佛理禅意相融合,创造出静谧幽清的意境,如《山居秋暝》中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等名句,将山居秋景描绘得如画般恬淡清雅,令人身临其境。此外,他的边塞诗如《使至塞上》中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也展现了雄浑壮阔的气象,体现了多方面的艺术造诣。王维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,既表达了隐逸生活的闲适,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,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。

在绘画方面,王维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,被誉为“南宗山水画之祖”。他擅长以绘画技法融入诗歌创作,赋予诗作以视觉美感,其画作《辋川图》等被后世推崇为经典。苏轼曾评价他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,高度概括了他诗画结合的艺术成就。王维还精通音律,擅长演奏多种乐器,其多才多艺为唐代文人中的翘楚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