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无题

唐·李商隐

重帏深下莫愁堂,卧后清宵细细长。

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。

风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谁教桂叶香。

直道相思了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。

译文:

厚重的帷幕深深垂下在莫愁女的居所,睡醒之后清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。

神女那样的情缘原本就是一场梦,小姑独处的日子也本就没有夫婿相伴。

风波的摧残不因为菱枝的柔弱而饶恕,月露的滋润谁让桂叶生出了芬芳。

即使知道相思全然没有好处,也不妨让这份惆怅成为一种痴狂。

赏析:

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深闺女子的孤独与哀怨,抒发了深沉而无奈的情感。诗的开篇,“重帏深下莫愁堂,卧后清宵细细长”,便营造出一种幽深、寂静的氛围。“莫愁堂”暗示了女主人公虽有美名,却未必能如古时莫愁女般得遇良缘,而“清宵细细长”则直抒胸臆,写尽了长夜难眠的孤寂与愁绪,时间仿佛因内心的煎熬而变得格外缓慢而漫长。接着“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”两句,既是对过往情缘的追忆与否定,也点明了当下的现实——曾经的相遇或许如巫山云雨般虚幻,而如今自己仍是独处闺中,未曾婚配,这种从幻想到现实的落差,更添了无限怅惘。

后四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命运的无奈与情感的挣扎。“风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谁教桂叶香”以菱枝、桂叶自喻,感叹自身虽如菱枝般柔弱,却仍要承受风波的摧折,而自己虽如桂叶般清雅,却并非因自身本意而沾染了月露的芬芳(暗指不期而遇的情感),命运的无常与身不由己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。结尾“直道相思了无益,未妨惆怅是清狂”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,即使明知相思百害而无一利,也无法抑制,那么,就让这份惆怅与痴狂作为一种执着的证明吧。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,将人物内心的矛盾、痛苦与对情感的坚守刻画得入木三分,余味无穷。整首诗语言含蓄蕴藉,意境凄美,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情致深婉的代表作。

注释:

莫愁:唐石城女子,善歌谣。

神女:传说为天帝小女。

小姑:乐府《青溪小姑曲》:“开门白水,侧近桥梁。小姑所居,独处无郎。”

清狂:《汉书·昌邑王传》:“清狂不惠。”指不狂似狂。

作者介绍:

李商隐(约813年—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生,又号樊南生,晚唐著名诗人。他出生于河南荥阳(今郑州荥阳市),出身于一个普通官宦家庭,幼年丧父,生活贫困,但自幼聪慧过人,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。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,因卷入晚唐时期的牛李党争而屡遭排挤,长期在幕府中任职,生活漂泊。尽管如此,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斐然,成为晚唐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,与杜牧并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“温李”。

李商隐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的作品情感丰富、意境朦胧,尤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。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典故,意象隐晦,语言华美,常常通过含蓄的表达方式抒发复杂的情感。代表作如《锦瑟》《无题》《夜雨寄北》等,均以情感绵邈、意境幽深而广为传颂。例如,《锦瑟》中“一弦一柱思华年”和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等名句,既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,又展现了爱情的深切与无奈;《夜雨寄北》则以“巴山夜雨涨秋池”的意境,勾勒出思念的绵长与温婉。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表达,也展现了他对人生、爱情、命运的深刻思考。此外,李商隐的骈文也颇有成就,其文风华丽,用典精妙,被誉为晚唐骈文大家。李商隐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,不仅为晚唐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中国古典文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