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

唐·李白

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。

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
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

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

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。

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。

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髮弄扁舟。

译文:

离我而去的,是那令人不快的昨天,无法挽留。

使我心烦意乱的,是这充满忧愁的今天。

看那万里长风,正送着南归的秋雁,面对这样的景色,正好在高楼上开怀畅饮。

(叔父您写的文章)有汉代宫廷(蓬莱文章)的典雅风格和建安诗人的风骨,而(我呢)中间像谢朓(小谢)那样,才华焕发,清新俊逸。

我们都胸怀豪情逸兴,壮志高飞,恨不得飞上青天去摘取明月。

拿刀砍断流水,水反而流得更急;举起酒杯想消除愁苦,愁苦反而更加深重。

人活在世上既然如此不得志,那明天就散开头发,驾一叶小舟,泛游江湖吧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“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”开篇,直抒胸臆,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无奈与决绝。紧接着“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”,进一步点明当下的烦闷与不安,情感层层递进。而“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”一句,则突然将视角转向广阔的自然,试图以壮阔的景象来冲淡内心的愁绪,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、寄情山水的情怀。

诗中“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”一句,诗人借古喻今,既表达了对先贤文风的追慕,也暗含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。接下来的“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明月”,更是将诗人的豪情壮志推向了顶峰,仿佛要挣脱现实的束缚,飞向那自由辽阔的天地。然而,豪情过后,现实的愁绪再次袭来,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”这两句,以生动的比喻道出了愁绪难以排解的无奈,也揭示了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。

最后“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髮弄扁舟”,诗人以归隐江湖作为最终的归宿,既是对现实不满的回应,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,从对过往的无奈,到对当下的烦忧,再到对未来的憧憬与最终的无奈选择,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心境,既有对现实的抗争,也有对命运的妥协,读来令人感慨万千。

注释:

宣州:今安徽宣城一带。

谢朓楼:又名北楼、谢公楼,在陵阳山上,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,并改名为叠嶂楼。

饯别:以酒食送行。

校书:官名,即秘书省校书郎,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。

叔云:李白的叔叔李云。

长风:远风,大风。

此: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。酣(hān)高楼:畅饮于高楼。

蓬莱: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。

小谢:指谢朓,字玄晖,南朝齐诗人。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、小谢。这里用以自喻。清发(fā):指清新秀发的诗风。发:诗文俊逸。

俱怀:两人都怀有。

逸兴:飘逸豪放的兴致,多指山水游兴,超远的意兴。

览:通“揽”,摘取。一本作“揽”。

销:一本作“消”。

称意:称心如意。

明朝:明天。散发(fà):不束冠,意谓不做官。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。古人束发戴冠,散发表示闲适自在。

弄扁(piān)舟:乘小舟归隐江湖。扁舟:小舟,小船。春秋末年,范蠡辞别越王勾践,“乘扁舟浮于江湖”(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)。

作者介绍:

李白(701年—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他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县附近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),后随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江油市)。李白一生游历广泛,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,性格豪放不羁,热爱饮酒作诗,与杜甫并称“大李杜”,是盛唐文化的象征。

李白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卓越的诗歌创作上。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、想象丰富、语言优美著称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他的作品题材广泛,包括山水自然、人生哲理、友情爱情等,代表作如《将进酒》《静夜思》《蜀道难》《庐山谣》等,至今仍广为传颂。李白善于运用比喻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塑造了雄奇飘逸的艺术形象,语言清新自然,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。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,也表达了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,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