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送方外上人

唐·刘长卿

孤云将野鹤,岂向人间住。

莫买沃洲山,时人已知处。

译文:

孤独的云朵和野生的仙鹤,(这样高洁的存在)怎么会在意留在人间居住呢?

不要去买下沃洲山(隐居),因为那地方已经被世人所知晓了。

赏析:

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,通过描绘孤云野鹤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、追求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俗干扰的无奈与警惕。诗的前两句孤云将野鹤,岂向人间住”,将孤云、野鹤这两个象征高洁、自由、不受约束的意象并置,以设问的口吻,强调了它们与尘世凡间的格格不入,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。诗人自比孤云野鹤,希望能远离尘嚣,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。

后两句莫买沃洲山,时人已知处”,则点明了诗人的顾虑。沃洲山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居胜地,但正因为如此,它早已不是秘密,已经被世人所熟知。诗人告诫自己(或他人)不要选择这样的地方去隐居,因为那里早已人满为患,难以真正实现避世的目的。这既是对隐居之地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暗含了当时社会风气下,真正隐逸变得困难,甚至连隐居之地都难以寻觅的感慨。

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高远,情感含蓄。诗人借孤云野鹤自喻,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,以及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然而,诗的后两句又透露出一种现实的无奈,使得这首诗在表达出世思想的同时,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清醒的思考,体现了刘长卿诗歌中常见的那种清雅中略带忧郁的风格。

注释:

上人:对僧人的敬称。

沃洲山:在浙江省新昌县东,相传为晋代高僧支遁放鹤养马处,有放鹤峰,养马坡,道家列为第十二洞天福地。

作者介绍:

刘长卿(约718年—约785年),字文房,唐代诗人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后迁居洛阳。他生活在唐玄宗、肃宗、代宗和德宗四朝,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荡时期。刘长卿年轻时在嵩山读书,天宝年间进士及第,后历任多个地方官职,包括长洲县尉、海盐令等。然而,因性格刚直,他两次遭贬,先后被贬为睦州司马和随州刺史,世称“刘随州”。他的生平充满坎坷,但始终专注于诗歌创作,成就斐然。

刘长卿是中唐时期“大历诗风”的代表人物,被誉为“五言长城”,尤擅五言诗。他的诗歌以含蓄蕴藉、意境深远见长,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与孤独凄清的意境,同时融入个人身世之感。他的代表作如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《送灵澈上人》等,语言精练,情感真挚,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。刘长卿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遭遇的悲欢离合,也折射出中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,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