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春晓

唐·孟浩然
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
译文:

春天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,醒来只听见四周处处是鸟儿啼叫。

回想昨夜仿佛听得到风雨的声音,不知道庭院里花儿被吹落了多少。

赏析:

孟浩然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日清晨的朦胧画卷。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”,诗人从睡梦中醒来,窗外鸟鸣声声,打破了清晨的宁静。这里的“不觉晓”巧妙地传达了春日慵懒的睡意,而“处处闻啼鸟”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生机勃勃的春日清晨,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与美好。诗中的“啼鸟”不仅是声音的载体,更是春日气息的象征,让人联想到枝头雀跃的鸟儿,以及它们带来的无限生机。

诗的后两句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”,则将视角转向了昨夜的回忆。风雨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,仿佛是昨夜的一场小插曲。而“花落知多少”则充满了淡淡的惆怅,让人不禁想象昨夜风雨过后,庭院中落英缤纷的景象。这里的“花落”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,更暗含了时光易逝、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。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情感,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让读者自行品味其中蕴含的淡淡忧伤。

整首诗语言质朴,意境悠远,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春日的细腻情感。诗中的“啼鸟”与“花落”形成鲜明对比,既展现了春日的生机,又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。

注释:

不觉晓:不知不觉天就亮了。

晓:早晨,天明,天刚亮的时候。

闻:听见。

啼鸟:鸟啼,鸟的啼叫声。

作者介绍:

孟浩然(689年—740年),字浩然,号孟山人,唐代著名诗人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。他一生以隐居为主,虽曾求仕但屡试不第,最终选择归隐山林,以诗歌自适。孟浩然与王维并称“王孟”,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,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,风格清淡自然,意境深远,被誉为“诗星”。

孟浩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。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,题材集中于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,语言自然质朴,情感真挚。孟诗摆脱了初唐应制诗的狭窄境界,更多地抒发了个人怀抱,为开元诗坛注入了新鲜气息。例如,《春晓》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清晨,充满生机与童趣,是家喻户晓的佳作;《过故人庄》则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朋友相聚的场景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此外,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中的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一联,气势磅礴,体现了孟诗中难得的雄浑气概。孟浩然的诗歌不仅清新自然,还善于将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,达到“兴象”的境界,对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