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

唐·刘长卿

生涯岂料承优诏,世事空知学醉歌。

江上月明胡雁过,淮南木落楚山多。

寄身且喜沧洲近,顾影无如白发何。

今日龙钟人共老,愧君犹遣慎风波。

译文:

谁能预料到命运会突然迎来朝廷的恩宠,历经世事沧桑后,才明白只有借酒消愁才能排解心中的苦闷。

江面上月光皎洁,南迁的雁群飞过,淮南的树木凋零,楚山连绵不绝。

我暂时寄居在靠近水边的地方,感到些许欣慰,但抬头看到镜中白发,又不禁心生无奈。

如今我们都已年迈,步履蹒跚,心中愧疚的是你依然嘱咐我小心世道的风波。

赏析:

这首诗开篇即道出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难料,“生涯岂料承优诏”以反问的语气,将诗人突然受到朝廷赏识的意外与内心的错愕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接下来的“世事空知学醉歌”,则是对现实无奈的深刻感悟,诗人意识到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面前,唯有醉歌才能暂时忘却烦恼,这种对现实的逃避与内心的挣扎,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沉的苦闷。

中间两联,诗人通过描绘江上月夜、淮南秋景等自然景象,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。“江上月明胡雁过,淮南木落楚山多”,月明雁过,木落山多,这些景象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,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,每一处景物都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孤独与落寞。

尾联“寄身且喜沧洲近,顾影无如白发何“,诗人暂时寄居在靠近水边的地方,感到些许慰藉,但镜中白发又让他感到无奈,这种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自嘲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易老的深深感慨。最后“今日龙钟人共老,愧君犹遣慎风波“,诗人与友人共老,心中愧疚的是友人依然嘱咐他小心世道的风波,这种愧疚与感激交织的情感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。

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,将诗人对人生、对世事、对友情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,让人读后不禁心生共鸣。

注释:

江州:今江西九江市。

薛六、柳八:名未详。六、八,是他们的排行。

员外:员外郎的简称。原指正额的成员以外郎官,为中央各司次官。

生涯:犹生计。

优诏:优厚待遇的诏书。根据上下文,此当为反语。

醉歌:醉饮歌唱。

胡雁:指从北方来的雁。

沧洲:滨海的地方,也用以指隐士居处。

顾:回看。

无如:无奈。

龙钟:指老态迟钝貌。

老:一作“弃”。

遣:使,这里是叮咛之意。

慎风波:慎于宦海风波。

作者介绍:

刘长卿(约718年—约785年),字文房,唐代诗人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后迁居洛阳。他生活在唐玄宗、肃宗、代宗和德宗四朝,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荡时期。刘长卿年轻时在嵩山读书,天宝年间进士及第,后历任多个地方官职,包括长洲县尉、海盐令等。然而,因性格刚直,他两次遭贬,先后被贬为睦州司马和随州刺史,世称“刘随州”。他的生平充满坎坷,但始终专注于诗歌创作,成就斐然。

刘长卿是中唐时期“大历诗风”的代表人物,被誉为“五言长城”,尤擅五言诗。他的诗歌以含蓄蕴藉、意境深远见长,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与孤独凄清的意境,同时融入个人身世之感。他的代表作如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《送灵澈上人》等,语言精练,情感真挚,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。刘长卿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遭遇的悲欢离合,也折射出中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,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