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琴歌

唐·李颀

主人有酒欢今夕,请奏鸣琴广陵客。

月照城头乌半飞,霜凄万树风入衣。

铜炉华烛烛增辉,初弹渌水后楚妃。

一声已动物皆静,四座无言星欲稀。

清淮奉使千余里,敢告云山从此始。

译文:

主人备好了美酒,要欢度这个夜晚,请那位来自广陵(今扬州)的琴师弹奏一曲。

月光洒在城头上,乌鸦受惊飞起,寒霜使万树萧瑟,冷风穿透衣衫。

铜炉里焚烧着香料,华美的蜡烛光芒更亮,琴师先弹奏了《渌水》曲,接着又弹起了《楚妃》。

琴声一起,仿佛万物都安静下来,四周的人屏息聆听,寂静无声,直到夜深,星星也快隐没了。

我本是奉命到清澈的淮河一带出使,行程千余里,如今听了这琴声,真想就此开口,告诉人们我的归隐山林的生活就要开始了。

赏析:

诗的开篇“主人有酒欢今夕,请奏鸣琴广陵客”,便营造出一种欢聚的氛围。主人热情好客,以酒相邀,并请来擅长弹奏古琴的广陵客人助兴。这既点明了时间“今夕”,也交代了场景——一场友人间的雅集。紧接着,“月照城头乌半飞,霜凄万树风入衣”,诗人笔锋一转,将视线投向了窗外的夜色。冷月高悬,城头乌鸦惊飞,寒霜笼罩着万树,夜风透过衣衫带来阵阵寒意。这清冷萧瑟的景象,与室内的欢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也隐隐透出一种物我两忘、略带孤寂的意境,为后续的琴声渲染了背景。

中间部分聚焦于琴声的魅力。“铜炉华烛烛增辉,初弹渌水后楚妃”,室内铜炉焚香,华烛高照,在摇曳的烛光下,广陵客开始弹奏。先弹《渌水》,后奏《楚妃》,这两首古曲本身就蕴含着故事与情感。而“一声已动物皆静,四座无言星欲稀”更是将琴声的魔力推向高潮。当第一个音符响起,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,连周围的动物也停止了活动,在场的宾客更是屏息凝神,连窗外稀疏的星光似乎都因这美妙的琴声而更加静谧。这寥寥数字,生动地写出了音乐的无穷魅力,它能瞬间打破喧嚣,引人进入一个纯净而深邃的艺术境界,让人忘却尘世烦恼。

诗的结尾,“清淮奉使千余里,敢告云山从此始”,笔锋陡转,回到了诗人自身的处境。原来这场欢宴,是在诗人奉命出使清淮、行程千余里之后。经历了漫长的旅途与公务的劳累,此刻在美酒与琴声的慰藉下,诗人心中那对自由与归隐的渴望被彻底点燃。“敢告云山从此始”,看似谦逊地“敢告”,实则充满了对云山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决绝。这琴声与欢宴,成为了他结束尘世俗务、开启新生活的契机。整首诗由景入情,由欢宴写到琴韵,最终落脚于个人的心志与抉择,意境由喧闹归于宁静,由现实转向理想,余味悠长。

注释:

琴歌:听琴有感而歌。

主人:东道主。

广陵客:广陵在今江苏扬州,唐淮南道治所。

乌:乌鸦。

半飞:分飞。

霜凄万木:夜霜使树林带有凄意。

铜炉:铜制熏香炉。

华烛:饰有文采的蜡烛。

渌水、楚妃:都是古琴曲。渌,清澈。

星欲稀:后夜近明时分。

清淮:淮水。时李颀即将赴任新乡尉,新乡临近淮水,故称清淮。

奉使:奉使命。

敢告:敬告。

云山:代指归隐。

作者介绍:

李颀(约690年—约751年),汉族,祖籍赵郡(今河北赵县),一说东川(今四川三台一带),唐代诗人。他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,开元十三年(725年)考中进士,曾短暂担任新乡县尉,但仕途不顺,后长期隐居于嵩山、少室山一带,与王维、高适、王昌龄等著名诗人交游广泛,诗名颇高。

李颀的诗歌成就主要体现在边塞诗、音乐诗和人物素描诗上。他的边塞诗如《古从军行》《古意》《塞下曲》等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通过对边塞景象和军旅生活的描写,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。他的音乐诗如《听董大弹胡笳声》《听安万善吹觱篥歌》等,生动刻画了音乐的魅力,展现了盛唐文化的多元与繁荣。此外,他还擅长人物素描,如《送陈章甫》《送魏万之京》等,通过细腻的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,语言生动,情感真挚。李颀的七言歌行气势磅礴,意境深远,语言流畅,情感真挚,被后世誉为唐代豪放派的代表之一,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