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点在线工具箱
公众号矩阵平台
切换模式
收藏列表
放到桌面
收录申请
工具搜索
用户登陆

月下独酌四首(其一)

唐·李白

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

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

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

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

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

醒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

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

译文:

在繁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,我独自一人酌饮,没有亲人和朋友相伴。

我举起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,对着自己的影子,便好像是三人聚饮。

可惜明月并不懂得喝酒的乐趣,影子也只是默默地跟随着我的身体。

姑且和月亮、影子暂时相伴,应该趁着这大好春光及时行乐。

我在月光下歌唱,月亮仿佛随着歌声徘徊;我随着音乐起舞,影子却显得零乱不堪。

清醒的时候,我们能共同享受欢聚的时光;酒醉之后,各自又要分散开来。

但愿能和月亮、影子永远结下这没有情愫的交游,相约在遥远浩瀚的云天星河里相会。

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在春夜花丛中独酌时的独特心境。开篇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”便点明了环境与孤独感,繁花似锦之下,只有一壶酒相伴,突显了诗人的形单影只。然而,这份孤独并未让他消沉,反而激发了他丰富的想象力。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是全诗最富奇幻色彩的一笔,诗人将无生命的月亮和自己的影子都纳入了交际的范畴,在寂寞中创造出一个独特的、虽虚幻却充满人情味的“三人世界”,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浪漫情怀和乐观精神。

接着,诗人又清醒地认识到“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”,点破了这份陪伴的虚幻性,月亮不会喝酒,影子也只是机械地跟随。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这份暂时的陪伴,“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”,他抓住这片刻的相聚,决心及时行乐。随后的“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”生动地描绘了他在月下歌、舞的情景,歌声让月亮仿佛停留,舞姿让影子变得凌乱,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忘我投入、尽情享受当下的状态。清醒时的欢聚与醉后必然的分散形成对比,却并不伤感,反而带着一种洒脱。

最后两句“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”将诗境推向更高的层次。诗人希望与月亮、影子这种“无情”的伙伴永远结交,并相约在遥远的天河相会。这里的“无情”并非冷漠,而是超越了世俗情感羁绊的纯粹与自由,是一种物我两忘、精神超脱的境界。诗人将孤独升华为一种高远的志趣和独特的审美体验,在看似无人可伴的境况下,找到了与世界、与自然对话的方式,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和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。整首诗语言自然流畅,意境空灵飘逸,情感真挚而富有变化。

注释:

酌:饮酒,独酌,表示一个人饮酒。

间:一作“下”, 一作“前”。

无相亲:没有亲近的人。

既:已经。

不解:不懂,不理解。

徒:徒然,白白的。徒:空。

将:和,共。

及春:趁着春光明媚之时。

月徘徊:明月随我来回移动。

影零乱:因起舞而身影纷乱。

同交欢:一起欢乐。一作“相交欢”。

无情游:月、影没有知觉,不懂感情,李白与之结交,故称“无情游”。

作者介绍:

李白(701年—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他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县附近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),后随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江油市)。李白一生游历广泛,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,性格豪放不羁,热爱饮酒作诗,与杜甫并称“大李杜”,是盛唐文化的象征。

李白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其卓越的诗歌创作上。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、想象丰富、语言优美著称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他的作品题材广泛,包括山水自然、人生哲理、友情爱情等,代表作如《将进酒》《静夜思》《蜀道难》《庐山谣》等,至今仍广为传颂。李白善于运用比喻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塑造了雄奇飘逸的艺术形象,语言清新自然,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。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,也表达了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,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,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经典。

关于唐诗三百首工具介绍:

1、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,可以让普通读者,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,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。

2、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,都有古诗的译文,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。

3、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,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。

推荐工具
主页 搜索 收藏 开灯关灯